【砥砺奋进70年 高质发展谱新篇 之二】
品牌的回忆 营口人的情怀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其饮食文化的传播与输出,我市食品工业品牌充分展现营口发展魅力。从建国以来至1985年,营口是辽宁食品工业发展较快的城市,海花精制盐,营口牌、力士等品牌卷烟,营口罐头,迎宾、玉米香白酒,熊岳果酒和营口、凌云啤酒等老品牌承载着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情感,日渐成为情怀的代名词,是营口工业的骄傲。
营口盐业生产历史悠久。西汉时,营口境内设有直属中央的盐官,辽金时,独享“木石鱼盐之饶”。清康熙初年开始“潴水煮盐”,道光初年开始“开滩晒盐”,生产日益发展。随着原盐产量的增长,精盐加工业也迅速发展,所产的精盐具有纯度高、颗粒均匀、流动性能好、色泽光润、口味纯正等特点,1981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洗涤盐获国家轻工部授予的优质产品称号。到1985年,营口盐场有职工5,983人,占地面积21,000公顷,盐田分布于老边区、营口县和盖县三角地带的渤海退海平原上,营口海盐生产能力达80万吨,产品销往国内外,成为营口市的重点骨干企业。
营口的卷烟生产始于1908年,营口商人在埠内成立东盛和纸烟公司,生产德芳、有塔、蝴蝶、金龙4个牌号卷烟。解放后,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营口卷烟厂从1948-1985年共设计生产645个牌号、长短支及带滤咀不同规格香烟128个。在不同历史时期,营口卷烟厂广大干部职工创造了许多深受消费者欢迎、畅销省内外的品牌。该厂是集卷烟生产、商标印刷、滤嘴成型、纸箱制作和铝箔纸加工于一体的配套齐全的工厂。从“六五”开始,加大投资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技改步伐,引进国内外的先进设备,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利税年年增长,使老企业再展雄风。营口牌、鞍山牌、琴鸟牌、金麒麟牌、力士牌等香烟分别获国家、辽宁省、营口市优质产品称号。金花牌、力士牌、宝珠牌香烟远销香港、澳门地区和美国、日本、罗马尼亚、加拿大等国家。
营口市罐头食品厂位于市区东北部的站前区钢铁里75号,是隶属于市轻工局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它的前身是官商合办的营口东海罐头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28年。解放前曾多次停产、倒闭,解放后该厂不断发展壮大,到1985年已成为省内较大的食品工业企业。该厂主要生产水果、蔬菜、肉、禽和水产品等五大类罐头,近百个规格品种,产品行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家轻工部定点的中型食品工业企业。除生产罐头外,还生产小香槟酒、汽水、果汁、冰果等冷饮食品,加工生产空罐,罐头瓶盖、汽水瓶盖和啤酒瓶盖等。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营口地区就有酿制白酒的烧锅。1951年2月,市酿酒厂成立。1967年,经市酿酒厂职工和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和攻关,酿造出具有酱香型风味的营口老窖酒。产品有500克玻璃瓶装和印有天女散花图案500克葫芦型陶瓷瓶两种,后被命名为迎宾酒,曾成为营口地区千家万户和宴会上的佳品并畅销省内各地。此外该厂采用传统工艺酿制物美价廉的“玉米香”酒,也受到消费者欢迎。1981年,经过技术改造升级,白酒生产实现管道化和自动化,产量逐年递增。白酒分瓶装和散酒两种,瓶装有迎宾酒、玉米香、二锅头、高粱烧、辽滨酒等。
营口市的果酒饮料酿造工业的兴起,始于1954年,在国家轻工部的建议和辽宁省轻工厅的支持下,在辽南水果之乡熊岳筹建熊岳果酒厂,是全国第一家以苹果为原料生产各种果酒饮料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该厂主要产品有苹果酒、葡萄酒、山楂酒、酒精等20个规格和品种。熊岳果酒厂从建厂开始就以优质的“国光”、“红玉”苹果为原料生产“红梅”牌中国熊岳果酒,从1958年其,远销美国、日本、英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东南亚消费者誉为少女美容的最佳补品。该厂以辽宁特产“辽红山楂”为原料精制而成的“红梅”牌山楂酒、“果香”牌苹果白兰地和陈酿白兰地、“大香槟和小香槟”酒、“两参”陈酒、浓缩果汁等产品均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营口市啤酒生产始于1974年。市酿酒厂根据市场变化个消费者需求开始试制。1981年,白酒生产和啤酒生产分离,成立市啤酒厂。厂区由三部分组成,即主厂区、麦芽生产车间和西潮沟物资库,总面积4.3万平方米。工厂成立后,有计划地进行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分期分批改建后发酵室、灌装车间、制冷室及成品库等,使啤酒生产面目一新,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居先进水平,产品质量有较高的信誉。1982年,11°熟啤酒在省啤酒质量评比会上,获同类产品第一名。1983年市政府授予优质产品称号。
“品牌是价值的载体”。在营口食品工业的产业体系中,自主品牌的建设和培育既是发展目标,也是食品消费市场对企业的呼唤。我市传统食品优势不容忽视,经典的老字号、老品牌凝聚着营口情结,曾蜚声海内外。营口粮油饮食品产业、营口食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匠人匠企”的不懈努力,厚植品牌根基,大力推广营口食品的品牌,充满文化自信,通过食品把文化传播出去,打造百年营“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