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 期(总第13期)
(战“疫”专刊)
营口市粮油加工和饮食品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中心 2020年2月25日
【本期关注】
打好疫情防控“组合拳”
全力保障产业内企业复工复产
全市粮油饮食品企业把稳妥有序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切实做到了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两手抓、两手硬”。 截至目前,产业内45户规上企业除 5户企业属季节性生产暂未复工,2户企业(龙江福、旺运红)停产外,应复工企业38户,全部实现应复尽复,确保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的充足供应,共同维护抗击疫情期间的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还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确保企业生产顺利进行。
在坚决确保防控安全前提下,市粮油饮食品产业中心切实从全面摸清企业需求、具体解难纾困入手,积极为企业恢复生产创造条件,组织产业内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分类指导,推动为抗疫提供后勤保障和涉及民生企业加快生产。中心积极协调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将库存1300吨豆粕全部定向销往本地饲料加工企业。2月1日提前开工,目前榨油生产线全部开工,日产豆粕5000吨,将豆粕优先供给到我市鱼、鸡、猪等动物饲料生产企业,及时解决我市各类养殖户饲料短缺的难题;组织营口禾丰源米业公司等一批粮油加工骨干企业复工生产,在确保我市粮油市场平稳的基础上,还可驰援全国粮油市场保持供应;积极协调市商务局、工信局等部门解决口罩等防疫物资供应,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已为本产业内企业发放口罩3000只。二是落细落实、用好用足一系列暖企惠企政策,把省市的扶持政策用到关键点和急需处,推动复工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开足马力生产。截至目前,嘉里粮油、无限极、营口卷烟厂等骨干企业均已达到满负荷生产,全产业38户复工企业产能利用率平均达到60%以上。三是突出重点,推动产业内投资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实施,与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园区联动,对3月底前具备开工条件的营口耘垦肉鸡产业化项目、凯文糖业低碳食糖精加工项目、林虾集团立体化养殖项目等续建新建项目搞好服务和衔接,力争早开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工作要闻】
联合大检查 共同抗疫情
--市工业企业复工防疫鲅鱼圈检查指导工作组工作综述
新春期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复杂严峻形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市粮油饮食品产业中心会同市工信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共同组建鲅鱼圈区工作组,全力做好辖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检查指导工作,为全市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打下坚实基础。
——抓早抓紧,周密安排部署。 市粮油饮食品产业中心接到市工业企业复工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后,对鲅鱼圈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检查指导工作进行谋划部署,于2月7日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期间鲅鱼圈区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检查指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工作小组会同鲅鱼圈区工信局等区直部门在做好复工复产疫情管控的基础上,督促辖区企业提前做好人员组织、要素保障、设备检修、复工复产准备工作,确保企业2月10日起有序启动复工复产。
——督促督导,强化责任落实。市粮油饮食品产业中心成立了由中心班子成员担任组长的3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检查指导鲅鱼圈区下属的3个园区、3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所辖企业。于2月8日、9日,10日、12日、14日、21日、22日、23日集中8天时间对全区82户规上企业逐户走访。期间,认真听取了区政府及鲅鱼圈工信局关于工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备案工作情况的汇报,督促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切实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问题,指导企业扎实做好疫情管控和复工复产准备工作,确保企业按期复工复产。各组深入企业了解掌握企业复工复产准备情况和开工状况,指导企业努力克服防疫经验缺乏、用工不足、口罩储备少、物流不畅等实际困难,扎实做好复工复产各项工作。
——监测监控,准确掌握进度。 检查组指导82户企业逐户填写《营口市工业企业复工防疫工作情况调查表》,切实掌握企业管理人员到位、复工复产方案制定、厂区消毒、原材料筹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推进落实情况,要求开工企业要全面贯彻执行营口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4号令和《营口市工业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等相关要求。对发现的问题除现场整改外及时汇总反馈区政府,责成相关部门、园区、镇处进行整改落实和解决,确保了全区规上企业82户,复工生产77户,复工率93.9%,复工人数1.6万人,上岗率70%。 指导组检查指导覆盖率100%。
——尽心尽力,巩固扩大成果。 市防指5号令颁布后,各指导小组继续深入企业指导企业疫情防控,宣传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令、企业及员工疫情防控措施20条等文件,要求复产企业做到“十到位”,复工员工“十必须”,协助复产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目前77户复工企业产能利用率平均达到60%。同时,对规下复产复工企业进行抽查,截至目前全区规下企业300余户,复工216户,复工率约为72%。下一步,市鲅鱼圈工作组还将开展“回头看”检查,对前期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督促落实,同时,通过现场走访推动更多的规下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工作动态】
中心严格内部管理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粮油饮食品产业中心党组高度重视,迅速传达国家、省、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进行认真部署,领导班子多次利用中心工作微信群对疫情防范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再要求,要求中心工作人员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切实履职担责,认真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在中心微信公众号开设了抗疫情专栏,真正做到全员宣传到位、措施到位、防范到位。使中心全体干部职工统一了思想,增强了紧迫感。
1月26日《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下发以来,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立即停止休假到位到岗,以便及时准确掌握疫情最新动态,发现疫情即刻上报,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一是中心办公室制定并下发《关于抗击疫情期间实行弹性工作制等相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健全中心工作人员外出备案、信息上报等制度,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加强职工防护宣传教育。大力发挥“群防群治”作用,中心党组严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坚持正面宣传,积极引导中心员工理性科学防控。在中心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统一编写微信信息10余条,推送转发20余次,不间断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转载温馨提示短视频、疫情防控小知识。三是加强防护物资保障。中心领导筹集测温仪、口罩、手套、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同时为确保节后上班中心办公场所卫生安全,每天定时对中心办公楼、食堂、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和场所进行消毒。
党员干部进社区 抗击疫情在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 中心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安排党员干部配合居住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进社区、上一线、打头阵。
2月12日市直机关工委下发通知,要求组织市直机关干部走进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心党支部第一时间与“三单八联”共建单位——西市区风光社区展开疫情防控对接工作。中心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服从大局、服从安排、服从命令”,充分发扬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2月13日起编制了进社区值班人员安排表,中心党员干部走进社区,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对进入风光社区人员进行身体健康和外出情况排查,办理出入登记证,车辆通行证等,并对来往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不聚堆,不串门,在家做好自我隔离,主动当起疫情防控一线的战斗员、宣传员和服务员。
截至2月20日,圆满完成风光社区疫情卡点执勤工作,经受住了疫情防控这场特殊战争对中心每名党员干部的考验,展现了中心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产业视点】
★本产业4户企业获批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近日,我市共有13户企业纳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第一批)。 嘉里粮油(营口)有限公司、营口金德田园米业有限公司、营口绿源米业有限公司、营口禾丰源米业有限公司纳入其中,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食品类物资保障。
★本产业企业积极为抗击疫情捐款。截止2月24日,我市粮油饮食品产业企业向营口红十字会共计捐款55万元。分别是:营口老羊头清真食品有限公司20万元(1月28日);营口大红食品有限公司10万元(2月3日);营口郑友和食品有限公司5万元(2月5日)辽宁凯玟糖业有限公司20万元(2月14日)。此外,本产业中粮可口可乐、中粮糖业、营口卷烟厂、无限极、嘉里粮油、百威啤酒6户骨干企业分别通过总部进行捐款。
【重点企业】
营口大红食品有限公司
营口大红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总投资1.5亿元 ,占地面积5.7平方米。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精湛的生产工艺、完善的管理体系,专业技术人员10余人,专业设备30余台。公司年产能4.5万吨速冻食品,年营业额1亿元以上,年利税1000万以上。
营口大红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主研发,高效生产,全国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食品企业。主营产品有肉排系列,鸡块系列,肉串系列,海鲜、海墨丸子系列等,产品销往全国,经销商300多家,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大型超市及餐饮系统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大红食品速冻调理肉制品在全国速冻食品行业排名前五,是东北地区较大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德邻”“大红”“海墨”“乐五味”四大品牌,其中“德邻”已于2016年12月被认定为辽宁省著名商标。
欢迎登录市粮油饮食品产业招商引资平台http://yklyysp.cn/